2018年4月14日,“新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端座谈”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主办,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座谈会现场)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马胜荣教授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他说,本次座谈拟定了三个研讨议题:一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方位、内涵、创新和提升,二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使命、改革、经验,三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后起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怎样寻求突破。我们期望各位专家教授就前两个方面的问题发表高见,更期望听到你们对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这个历史比较短的新闻学院发展建设提出意见。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马胜荣教授致辞)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认为,现在传播出现的现象跟原来大众传播时代有非常大的不同,这种变化是一种范式的变更:不是过去传播实践的延续或更新或改造,而是一个全新的传播范式的出现。因此,我们不能用过去的功能主义的范式来研究这个全新的传播范式,要寻求新的研究范式;在这个过程中,要破除二元对立思维,树立交互性思维;同时还要把中国的经验和文化融入到现有的研究里面去。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指出,做学科,做研究,目前对新闻传播学而言,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要做:一要解决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首要的是解决好战略问题,必须根据今天的现实发展新的理论、新的范式。二是格局要打开,不打开格局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时代发展,或者做我们这个领域要求我们所做的范式创新。三是要有宽容和自由度,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没有自由度,我们很难实现创新。最后想讲一点,所有的理论发展、学术发展,都要有一个以人为本的参照系,只有这样,学术研究才有真正的现实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从当前学科建设的时代环境、学科建设及学科评估、制约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因素和发展新闻传播学科的路径四个方面阐述个人的见解。他认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从学校实际出发进行精准定位;二是要目标导向,在学院里面达成一种共识;三是资源配置,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要盘活资源,突出重点;四是能力提升,要稳定队伍,不断提升学术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全球传播研究院院长张国良教授基于2015年到2017年的QS“传播与媒介研究”领域排名数据,对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做了深入的思考。QS从2012年开始做学科排名,每年把每个学科的世界前200名院校评比出来。近些年来,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有良好表现。近六年来变化不算很大,有三个特点:一是马太效应,上榜次数越多就越来越稳定;二是黑马效应,只要付出足够的辛劳,有可能后来居上;三是光环效应,名校往往使其学科排名得到突显,也可以叫名校综合排名效应。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全球传播研究院院长张国良教授)
学科建设如何争创一流?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黄升民教授认为,背景文化+资源配置+人才需求+未来预期,这些东西形塑着你的学科建设。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人,操作不一样,就形成不同的排位。学科是有生命的,学科建设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关键的问题是必须由弱到强,一定要持续地做,这种过程才能变成现实。学科和大学的核心功能是营造一个知识平台,营造知识平台是无限、可循环、可永续的,绝不是简单的培养人才。用什么去培养人才?用什么去为国家民族提供人类文明的产品,实际上是知识营造的平台。能做到这个,自然就是一流。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黄升民教授)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研究员通过回溯中国新闻学的百年发展历史,讲述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经历的曲折、新闻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中国新闻学的使命和方向。他认为,要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推动相关工作。一在学科建设上,协调好科学精神与政治原则之间的关系;二在理论创新上要倡导开放包容,正确处理好全球视野和本土学术的关系;三在学术队伍的建设上,应该高度重视人才生态建设,避免恶性竞争;四在新闻教育上要秉持务实开放的态度,服务新时代的人才需求;五在学术平台的建设上打造真正推动学术发展的学术组织,创建和新闻传播学术地位与学术作用相称的全国一级学会。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研究员)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从学术前沿、社会需求、学术场域三个维度阐释新闻传播学科的定位,他表示引进优质人才,追求高品位、高标准的学术,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组织文化,是当前学科建设的发展路径。他说,院长作为学科建设第一责任人的使命,一是要把有特色的学科夯实地位;二是坚持公正的评价体系,一切透明化;三是呵护一个比较脱俗的学术气质,这在当下特别重要;四是培育持久的价值认同。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
《国际新闻界》主编刘海龙教授针对传播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提出传播学研究要回归到对根本问题的探寻,他通过对新媒体技术下“知识如何建构”、“身体与技术如何建立联系”、“权力关系如何变化”、“数字记忆”等问题的分析,指出要用全新视角重构传播技术观。他说,对我们期刊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锐和前沿。怎么样贡献最新的东西,而不是在一些传统的议题、传统的范式中打转。
(《国际新闻界》主编刘海龙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辉锋教授分享了人大新闻学院改革创新的经验。一是大类培养,从2017级开始本科不分专业,进行大类培养,毕业时进行专业后置认定。二是三跨培养模式,即跨媒体、跨文化、跨学科,近几年来先后举办了新闻—法学、新闻—国际关系、新闻—艺术的双专业双学位班;三是未来传播学堂,这是一个新的项目,这也是人大新闻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的新突破,一个广告公司投了一个亿。人大新闻学院在改革与创新中比较注重两个东西,一是注重新闻学的理念,二是坚持教育哲学中的保守主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辉锋教授)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教授结合当前媒体转型的背景,对“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新闻传播学教育不仅要培育善于传播社会价值的做新闻内容的人才,也要培养能够以特殊语境连接项目、连接产业的内容型人才。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要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一是基础知识的坚守;二是删繁就简,增加综合知识,培养泛媒体人才;三是新技术非常重要,要以项目、产品为主线进行新媒体的实习实践。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教授)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对新闻传播的实践教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实践教学的“三个并重”:一是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二是创新与规范并重,三是争取投入与自我发展并重。强月新教授建议,各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可以同企业、媒体和社会进行广泛的合作,切实提升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发展能力。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晓丽教授分析了当前新闻传播学科对技术发展和对业界亏损的两大焦虑。她表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新闻行业,但对新闻职业、新闻专业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我们不必那么悲观,新闻传播教育在发展中一方面要不断创新,一方面又要坚守传统,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晓丽教授)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马胜荣教授从业界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要新闻传播教育要因应新媒体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重视新闻观的教育,重视学生的新闻采写能力和媒体运营能力。他说,一要充分认识UGC的重要性,这也是业界非常重要的一块;二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记者编辑能力是融合发展的基础;三要顺应新媒体发展的潮流,对行业的最新发展要保持高度的敏感,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也要谨慎前行、量力而为。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介绍了了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办学历程。从1999年开办新闻专业,到2007年成立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再到2012年更名为新闻学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十分年轻。最近几年,不断进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与调整,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办学思路,坚持“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的改革理念,专业建设有所进步,先后获批重庆市特色专业、特色学科专业群。在学科建设上,不断进行学科方向的凝炼,突出“学科交叉、学理融合”的建设思路,形成了新闻传播理论、互联网与社会治理、媒介伦理与传播法规、中国新闻传播史等几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同时注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逐渐提升质量标准,新闻传播学2017年成为重庆市重点学科。总体上,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还处于起步阶段,诚望得到老大哥院校的大力支持,早日实现“入主流、有特色、成品牌”的办学理想。
在研讨过程中,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部分师生积极与专家学者交流互动,使讨论更加深入。张国良教授在回应董天策教授的问题时,分享了他在上海交大担任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的心得。他说,一个学院、一个学科要发展,目标定位是首位的。接下来的具体措施有三个基本点:一是人才强院,二是制度治院,三是人气兴院。黄旦教授在回应齐辉研究员的问题时说,学科是我们教师吃饭的地方,或者学院向学校争取资源的凭借,个体学者不必太在意学科,关键是你研究的东西是什么,学术研究让我们有更多的灵活性在里面。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瑾教授)
有同学问,专业硕士应该怎么把握在专业实践和学术研究之间的平衡?强月新教授说,在武大,研究生也分成学硕和专硕,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一个偏学术,一个偏能力,两类人才的培养有几个差别:一是我们的专硕两年,学硕三年。二是学硕只有一个导师指导,专硕要求有一个导师加一个业界老师指导,双导师制。三是专硕的课程设置,能力性的课程偏多一点。四是毕业的时候,学硕一般要求做论文,专硕可以做论文,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比如调研报告等。
(与会师生合影)